吃奶的宝宝,很容易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呛奶,尤其是新生儿,最严重的则属早产儿。
一、宝宝呛奶时,正确的做法是这样
1、如果是呛奶程度比较轻(具体表现是:宝宝有咳嗽,但是没有面色发紫异常)
不妨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,用空掌心连续拍宝宝的后背,直到宝宝看起来舒服一点之后再停止。
2、如果宝宝呛奶程度比较重(具体表现为:明显的面部发紫)
赶紧让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,上身前倾,空手掌拍打宝宝背部,直到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为止。
3、同一时间清除宝宝口腔异物
大人可以直接用手指(最好是手指缠上医用纱布,紧急情况可以用手帕、湿巾等都行),伸入宝宝口腔,将里面的奶汁清除,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吸入气管,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
4、刺激宝宝大哭
妈妈可以用力掐宝宝的人中或用力刺激脚底板,让宝宝感到疼痛而哭出声,这样也可以将气管内的奶通过哭喊而喷出来,缓解呼吸压力。
5、时刻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
倘若宝宝哭声渐小或者没有,而且面色明显发紫发绀,这就是情况已经十分危急,拨打120急救的同时,咨询如何做心肺复苏,同时开始为宝宝按压胸部,千万不要慌了神只知道哭而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。
二、如何避免宝宝呛奶
1、哺乳的姿势要注意
宝宝的嘴巴和下颌要紧贴妈妈的乳房,妈妈和宝宝紧贴在一起最好。使用正确的喂乳方式才是降低呛奶风险的根本。
母乳喂养时,找到一个适合妈妈和宝宝的姿势非常重要,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妈妈和宝宝更加快速地进入最佳哺乳状态。
2、哺乳的速度和量
很多时候宝宝的呛奶源自于妈妈乳汁的充足。当受到宝宝的小嘴刺激的时候,奶水喷涌而出,导致宝宝吞咽不及而呛奶。这种时候妈妈哺乳需要适当用手指夹住乳房来控制乳汁的速度。
另外,宝宝吃奶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-30分钟,不易过久。
3、奶瓶的奶嘴要和宝宝的月龄搭配
现在专业的母婴店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,不同月龄的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是不一样的。不一样在奶嘴孔的大小,这样就可以调节出奶量的多少。所以一定要为宝宝准备最适合奶瓶。
很多妈妈会有一个误区,买个奶瓶很简单,能用就行。但你别忘了,奶瓶可能是宝宝3岁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用品了。所以,你还敢不重视吗?
4、吃完奶后拍嗝
每次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,听着宝宝那一声“嗝~~~”出来,妈妈才能完全放心呢。这是宝宝已经把吃奶时吞咽的空气排出来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吸呛,就要注意是否为喉软骨发育不良、腭裂等先天性畸形等病变,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才能放心。